朱德年轻时寻找“出路”的故事 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
 所在位置:首页>朱总司令生平 > 青少年系列 >
朱德年轻时寻找“出路”的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日期:2021-10-12 14:35:40
  
朱德元帅资料图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这是朱德青年时代以诗言志的铮铮誓言。朱德从青年时代就萌发了反抗压迫、拯救民众于水火的思想。他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的孩子、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生,成长为驰骋疆场、战功卓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叱咤风云的军事家。
  今年12月1日,是朱德同志诞辰126周年的日子,朱德一生有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然而朱德青年时期的艰辛探索、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中国青年网本期青春励志人物特别推出传奇人物--朱德元帅,让我们跟随朱德元帅的外孙刘敏、外孙媳妇高崎夫妇的讲述,聆听朱德青年时期的传奇故事,领略其百折不挠、波澜壮阔的人生。
文武兼备才华横溢的爱国青年
  朱德于1886年12月出生在四川仪陇县一户佃农家庭,生活状况非常窘迫。朱德从四五岁起就开始帮助母亲干活,八九岁时已会种地,但是一家人拼命干活,却仍然连吃饭都吃不饱,“每每觉得肚子还饿,就奉命离开饭桌了。”小时候的朱德经常提问题,母亲却不能明确解答,诸如:“丁家的人不下田,不下地,吃得好,穿得好,我们家天天下田、下地却吃不饱,这是为什么?”朱德从母亲那里得不到答案,只好沉默作罢,但要解答“为什么”的童真渴望却在心底一天天“膨胀”。
1924年,朱德在德国哥廷根。资料图
  朱德成长的年代正是鸦片战争后期,中国陷入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渊之中:国家的主权被侵蚀,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列强之手;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中国已有200年,已成为一个卖国、腐败、扼杀生机和倍受人民痛恨的政权;而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听命宰割,不能救国自强,反而打击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力量。幼年朱德耳闻目睹了许多为富不仁,地主官吏欺压百姓的故事,一家人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用汗水换来的稻谷,大部分要送进地主的粮仓,家乡遭受旱灾时,地主趁火打劫,强行提高佃租,逼得骨肉分离,这些都在朱德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因此,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在他心里产生强烈的反响。
  朱德6岁时被送到私塾读书,他先后在朱先生、丁先生及席先生三老师处就读,旧学苦读打下了深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席先生是一个“对外部世界有卓识远见的学者”,又是“周身叛骨,朝气蓬勃的评论家”,他经常向朱德讲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外国侵略者的贪得无厌,甲午战争后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维新志士的变法主张,谭嗣同等英勇献身的事迹等,启发了朱德关心国家民族存亡,立志报国的志向。席先生从“科学使得西方国家转趋富强”这一事实出发,“特别要求学生深入治学,以便到国外去研究西洋学问。”席先生的思想,对少年朱德影响很大,可称为朱德确立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启蒙老师。
  朱德经过两年长征,于1936年12月和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会合。资料图
  1905年,朱德到仪陇县参加“县试”,接着又往顺庆府(今南充市)参加“府试”,两次均顺利通过,全家为他高兴,似乎已经看到了他光明的未来。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取消科举考试,代之的是在各地兴办的“新学”。1906年,朱德先后考取了南充县高等小学堂和顺庆府中学堂,朱德初次学习了国文、地理、历史、英文、数学、物理、化学、日文等课程。顺庆是仪陇等8县的府治所在地,地处陵江西岸,是川北地区水陆交通要道和经济中心,在这里,朱德的视野一下开阔了许多。学堂监督(校长)就是后来的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张澜先生,学校的其他教师刘寿川等人也是曾留学日本,思想开明、激进之人。他们经常对学生灌输进步思想,并结合讲课隐约抨击清王朝,甚至在公开场合还向学生们大声疾呼:我们现在就快要亡国灭种了,希望同学们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救国。这些思想使朱德受到极大震撼,进一步懂得了“爱国必先救国”的道理和“治国必先强体健身”的思想。朱德常常以诗词来抒情言志。1906年离别顺庆府中学堂时,赠与同窗好友互勉的一首诗曰: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兴亡忆记中;
  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
  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1907年春,朱德考入了成都体育学堂。成都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此,他又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学堂里已有同盟会的秘密活动,在校期间,秘密传阅到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扬民主革命,反对君主立宪。他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决心参加同盟会,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他多方打听同盟会的消息,可惜未能如愿。
1937年春,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资料图
  1908年,朱德从成都体育学堂毕业,回到仪陇县担任县高等小学堂的体育教师兼管庶务。在偏狭闭塞的山城,传统势力依然主宰着一切,不用说别人,连朱德的父亲对他所要教的“新学”都非常不解。朱德回忆说,父亲问我,“体育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以后,他大叫起来,说全家苦干12年,为的是要教育出一个子弟免得全家挨饿,而结果却是打算去教学生怎样伸胳膊迈腿。他大叫大闹道,苦力也会干这个!他接着跑出家门,一直到我走,他也没有回来。”在学校,一年多的教师生涯使朱德看到了封建势力的顽固,新旧思想斗争的尖锐。严酷现实让朱德感到“教书不是一条生路”,决心重新选择新的救国之道。他决定到云南去。为什么非要到云南不可,朱德后来回答说“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那时候,云南靠近边疆,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防地带”,1909年初,23岁的朱德经过70多天的艰苦跋涉,徒步走进了云南省会昆明的城门。朱德曾作诗云:“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这时的朱德已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爱国青年,在不停的追求与探索中,开始了他实际的革命生涯。
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1909年,朱德考取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步兵科,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为适应清政府培养军事人员的需要而创办的,教职员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不少在日本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由革命党人控制的讲武堂,实际是云南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
  讲武堂的教学大都是仿照日本军事学校的模式安排的,每天上课6小时,下操2小时,功课繁重,训练严格。朱德这时确信自己找到了一条可以拯救中华民族的道路,他把学习和训练看作实现救国目标的必要条件,认真学习军事理论和基础知识,努力掌握每个训练动作要领,学习成绩很快名列前茅。1910年7月,因成绩优异被选拔进特别班。
1938年,朱德和刘伯承、邓小平研究作战计划。资料图
  在讲武堂,朱德不仅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更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官们“经常利用精神讲话,在上课时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学生所学的国文,大多选择激发革命思想的文章,平日教官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思想的教育。教官曾组织学生参观滇越铁路的通车典礼,利用丧权辱国的滇越铁路通车事例,要学生们努力学习,担负起守土卫国之责;到昆明近郊黑龙潭全家殉国的薛尔望先生之墓前,进行民族气节教育等等。学校里还秘密流传着各种进步刊物,如《民报》、《警世钟》、《革命军》等,在这些思想的熏陶下,朱德进一步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主张,入学几个月后,1909年冬,朱德秘密加入了同盟会,从此,他走上了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道路。这时的朱德似乎已经找到他最初来云南的追求目标,看到了国家民族光明的前景。对此,他回忆道:“我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讲武堂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来没有这样拼命过。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满腔热忱,觉得中国青年着实可以使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1911年8月,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授少尉军衔,分配到新编陆军第二九镇第三十七协(蔡锷任协统)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相当于连)当副目(副班长)。朱德一到第二营,就按照同盟会的指示到步兵标开展工作。他了解到步兵标的士兵多是哥老会成员后,就首先打听到他在川军步兵标当兵时结识的几位朋友,通过他们参加了哥老会,学会了规定的暗语和暗号。此后,朱德在步兵标开展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同士兵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讲述清政府无耻卖国的罪行及清朝统治者残酷欺压穷苦百姓的事实等等,启发士兵的革命觉悟。朱德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宣传鼓动工作,为日后昆明“重九起义”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5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主席台上。资料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昆明的革命党人举旗响应,发动起义,因这天是农历9月9日,因此又称之为“重九起义”,朱德是这次起义中的一名先锋战士,由于表现出色,英勇善战,蔡锷当面嘉奖他“才华出众,智勇双全,军政兼通。”朱德豪情满怀地写道:
  传遍军书雁字斜,誓拼铁血铸中华。
  悲秋客忆重阳节,起义师乘八月槎。
  11月1日,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任军都督。当月,云南军政府派出军队支援四川的起义军。朱德在援川军中任排长(后升上尉连长)。1912年3月,四川军政府成立。4月,援川军撤离四川,回到昆明,在庆功会上,朱德因身先士卒,战绩卓著,擢升为少校,并被授予“援川”、“复兴”两勋章。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同盟会转为中国国民党,朱德也成为国民党员。4月,朱德回云南,先在滇军中训练新兵两个月,后被调任讲武堂学生队区队长兼军事教官。他饶有兴致地赞颂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希望:
  中华灵气在仑山,威势飞扬镇远关。
  史秽推翻光史册,人权再铸重人间。
1946年3月4日,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机场。资料图
1913年夏,朱德调回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三旅步兵第二团,升任第一营营长。1914年初,陆军第一师被派往滇越铁路沿线及边境的临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