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立马 剑破“囚笼”的“百团大战” 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
 所在位置:首页>朱总司令生平 > 抗日战争系列 >
横刀立马 剑破“囚笼”的“百团大战”
来源: 炎黄春秋  作者: 胡海波  日期:2021-11-12 14:37:48

  1940年上半年的国际国内局势对中国抗日军民十分不利。纳粹德国迅速击败法国,席卷了半个欧洲。中国全面抗战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日本一边加紧对蒋介石进行政治诱降,一边加大对华封锁和军事压力,在中国正面战场发动了枣(阳)宜(昌)战役,对重庆、成都等中国内地进行狂轰滥炸,计划要南进昆明,北攻西安。
  在这期间,蒋、日两方代表多次进行秘密接触和会谈。许多国民党军甚至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投靠日寇。对于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中日联合‘剿共’”的可能性,中共极其担忧,十分警惕。
  尽管形势不利,到1940年6月,八路军在敌后日、伪、顽的夹缝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3年前的4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创造了将近1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3年来,八路军收复县城150座,毙、伤、俘敌伪40万人。但在日、伪、顽、我交错的华北地区,敌对阵营到处散布八路军“避免作战、保存实力”“游而不击”“不打日寇,专事袭击友军”等谣言,而壮大的八路军也的确需要一场大战来打破这种污蔑。
  打了反“摩擦”,必须打反日大战
  1939年冬季和1940年春,八路军对顽固派的进攻进行了自卫反击,重创阎锡山的晋军。彭德怀认为,“在打了反磨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磨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而当时华北战场的形势,也需要一场交通破袭战。至1940年夏,日寇在华北地区建立了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称之为“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兵力有限的日寇利用快捷交通形成强大的整体,严重压缩了八路军生存的空间,使根据地发展陷入困境。
  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勇于亮剑,在淬炼中发展?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经过权衡局势,作出了选择。向来决策果断的彭德怀并不是一言堂。他与左权以及第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等军政领导进行过多次讨论,最后全体同意在华北敌后进行一次交通破袭战,主要目标为正太路,同时兼顾平汉、同蒲等主要铁路及公路线。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一二○师及第一二九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
  8月8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发出《战役行动命令》,命令“限8月20日开始战斗”,并称此次战役为“正太战役”。
  这里有一个此后引发争议的历史细节,就是这次战役的发起,未见中央军委的批示。
  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前线指挥员作战决策的指令,一向持有“少就是好”的理念,以及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认为:“……干涉到下级的具体事项,例如战役战斗的具体部署等等,同样是有害的。因为这些具体事项,必须按照随时变化随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去做,而这些具体情况,是离得很远的上级机关无从知道的。”
  那么,在当时,百团大战是否必须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呢?聂荣臻回忆说:“破袭正太路,或者破袭平汉路,这是游击战争中经常搞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种日常工作,不涉及什么战略问题。这样的作战计划,军委是不会反对的。”
  在百团大战进行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予以了充分肯定。毛泽东在看到战报后,很快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
  9月18日、20日,延安各界连续举行两次大规模的群众集会,隆重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从延安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正发动反共高潮,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打出八路军气势的胜仗硬仗
  1940年8月20日晚20时,百团大战正式打响。按照一开始八路军总部的设想,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的总兵力不应少于22个团,其中晋察冀军区为10个团,第一二九师为8个团,第一二○师为4至6个团,另外还有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大部及工兵一部,最多不会超过25个团。但当战役打响并且取得了一些胜利后,各根据地有不少武装力量乘日伪仓惶撤退之际,自动参加了战斗,自发地奋起追歼日伪军,这就使得战役规模迅速扩大。
  此时,前线捷报像雪片般传入八路军总部,为了尽快向中共中央军委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报告此次战役的进展情况,彭、左命令总部抓紧统计参战兵力,意外发现已达105个团。彭、左当即确定,把这次战役改称百团大战,更符合实际,也更有气势。
  8月30日,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以《八路军在华北反“扫荡”的百团大战》为题配发了社论。紧接着,各抗日根据地、重庆和大后方国统区,各种报刊电台,纷纷发表消息。就这样,“百团大战”一词很快传遍了中华大地。因此,越打越大的“百团大战”实际上不是由任何人和任何一级机构部署发动的,而是华北八路军全体将士积极主动参战的结果。
  战斗打响后的几天内,战区内日寇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八路军基本控制了战场上的局势,打出了许多提振士气、轰动全国的胜仗。两克娘子关就是一个典型战例。
  娘子关是正太路上冀、晋两省交界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7年10月,日寇曾出动数万兵力与中国守军激战,伤亡数千人攻陷此关。日寇占领后巩固原有工事,又依据险峻的山崖加修4个大堡垒,使该关更加易守难攻。但日寇依仗地利,在此只有一个中队兵力守备。
  20日20时,晋察冀军区右纵队主攻部队第五团一部首先潜入娘子关村,歼灭村内伪军。然后依托村庄,仰攻日寇堡垒,战士们攀登陡峭的山坡,迎着浓密的火网,勇猛向敌攻击,经3小时反复冲杀,攻克全部堡垒,将守敌大部歼灭。黎明时分,胜利的旗帜终于插上了三年来日寇践踏的娘子关。这是正太线最早攻克的重要战略要点。攻克娘子关的图片与消息在各报刊出,全国军民大受鼓舞。23日,第五团趁日寇不备,再次攻占娘子关,并炸毁附近的大量水塔、铁路、桥梁。在右纵队大力破袭下,从25日起,正太路娘子关至乱柳段日寇交通完全断绝,各据点的日寇各自为战,陷入恐慌之中。
  就在首次攻克娘子关的同一天,晋察冀军区中央纵队第三团对井陉煤矿发起攻击。日本控制下的井陉煤矿出产煤炭除了供给华北地区的日寇使用外,大部分运往日本国内提炼煤油。战斗结束后,将矿井内14台机器、10个锅炉、3座风车、两个大水池、两座烟筒、5座铁桥和绞车房、电机房、火车站以及矿区重要建筑全部炸毁,搬走了大部分物资,使其半年以上不能恢复生产。两克娘子关和破坏井陉煤矿都是百团大战初期标志性的战斗,显示出八路军利用战役的突然性取得了比预想更大的战果。
  百团大战前期的胜利,使彭德怀产生了开展第二阶段战斗的想法。他于8月31日向贺龙、关向应、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征求意见,并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询问是否可以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部分路段,使晋西北、晋察冀、太行山三大根据地联成一片。
  这一估计过于乐观,但扩大战果是完全可能的。9月16日,朱、彭、左联名下达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要求:一、继续破坏敌寇交通;二、克复深入我基本根据地内之某些据点。9月20日夜,第二阶段的战斗打响。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一二九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一二○师主要破击了同蒲路,取得不少战果。日寇至此被彻底打醒,于1940年9月底抽调重兵约15万对八路军展开报复,发起“毁灭战”。在这种背景下,百团大战转入第三阶段也就是反“扫荡”阶段,关家垴战斗也就是在此时打响的。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11月2日,华北日寇匆匆宣布结束全面“扫荡”,关家垴战斗因此而成为百团大战主要战斗结束的标志。
  此后,由于各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仍在继续,直至1941年1月24日晋西北根据地粉碎日寇的反“扫荡”,百团大战才最后结束。
  打出经验,打出发展
  百团大战给日寇的打击是沉重的。共歼灭日寇2.1万人,重创日寇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其他7个独立混成旅团及5个师团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日寇不得不承认百团大战“取得了奇袭的成功”“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而且,还把这次战役称为“挖心战”,可见对其震撼之大。
  百团大战破坏了华北各地主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拔除了交通线上及其两侧大批日伪军据点,平毁了许多封锁沟、墙,给日寇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日寇承认:此次袭击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
  这次大战打断了日本对蒋介石的诱降工作步骤,迫使其重新审视中国的战局,不得不暂时取消“南进”,而将恢复华北的“治安”作为重中之重,从而延缓日寇向重庆等地的进攻计划,这对正面战场是极大的支持。
  百团大战在进行期间,获得了全国抗日战线的一致高度评价,提振了军民抗战信心。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发来电报:“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卫立煌等国民党将领也先后致电八路军总部,盛赞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之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上之鼓舞”。
  共产党、八路军的声望随着百团大战的进行而不断提高。就连远在西北边陲的《新疆日报》也在社论中写道: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它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粉碎了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种种滥调。
  通过百团大战,八路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在关家垴,日寇善于利用地形、善于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实例,特别是众多非常实用的“猫耳洞”,使身经百战的八路军将领很受启发,战后专门组织干部前来学习。日寇的“猫耳洞”工事从此成为八路军的标准单兵掩体结构,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都还在使用。
在异常惨烈的关家垴战斗中,参战部队伤亡很大,甚至有些部队可以说是大伤元气,但从另一方面讲,过硬的部队只有在血与火的战场和强大的对手较量中才